青海启动在线商城治理“手术”
本报讯 记者乐佳超报道 记者日前从青海财政厅获悉,该省启动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在线商城的全方位治理工作,对在线商城的品目、提供商及产品的管理进行“手术式”改革。
针对此前在线商城存在的品目概念过细,部分品目无买卖,部分类目相似、重复、概念宽泛等问题,青海财政厅明确,对已完成框架协议采购的集中采购目录内类目转移至电子卖场框架协议采购馆进行买卖,并依据框架协议推进状况,越来越调整在线商城涉及集中采购类目的买卖服务;
在线商城买卖的产品品目为通用货物;
对科研仪器、医疗设施、警用装备、消防类与瓜果蔬菜类、农副商品、食品类非标品目或不符合在线商城目前进步需要的类目,统一进行精简优化,从源头上降低提供商违规发布产品的现象。
8月30近日,依据精简目录分批次进行下架处置,9月1日起停止有关买卖活动。
在提供商管理方面,青海财政厅强调,在线商城将全方位提高对提供商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强化提供商入驻管理。加大对提供商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和评价,打造完善提供商信用档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人工巡检相结合的方法,对提供商的产品信息进行正常的状态检查,准时发现和纠正产品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或不真实宣传等问题,从整体上提高在线商城提供商队伍的水平和水平。
青海财政厅还重新明确在线商城产品上架的基本原则和规范需要。一方面,需要标准化类目产品需要严格根据标准产品库中的模板进行发布,严禁发布无品牌、无型号的产品,以确保产品信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于在过去1年内未实质发生任何买卖的产品,将进行下架处置,以优化产品展示结构,提升在线商城产品的买卖活跃度。其次,启动严格的价格管理机制,对拟上架产品的价格进行合理性评估,限制价格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产品进入在线商城。重点排查产品的销价格、成交价是不是高于市场同期相同种类产品价格与在线商城同款产品的平均价格,严厉打击通过设置超底价SKU(最小存货单位)进行不真实导流、借助SKU设置进行作弊等不正当角逐行为,如设置超底价SKU并在产品详细情况中填写与产品实质无关的“咨询客服”等误导性信息的状况。一旦发现上述问题产品,在线商城将对其标记为异常产品,需要提供商立即进行整改。若提供商限时没有完成整改,将对有关产品采取冻结手段,中止其买卖资格。除此之外,还全方位深入排查产品是不是存在“专供”“特供”等违规宣传用语,与是不是涉及禁限售产品,如药品、医疗器械、警用装备等明确禁止在在线商城销售的产品。对产品类目归属是不是准确、详情介绍页信息是不是符合规范等进行细致检查。对于多次出现重复违规或恶意违规行为的企业,将依据在线商城的有关规则进行预警提示,企业需限时完成整改。若企业未能按时整改,在线商城将依据情节紧急程度,采取冻结或直接清退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