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举行第五场中外媒体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介绍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合作状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郭芳表示,当今世界绿色进步、低碳转型已经成为绝大部分国家的共识。上合组织框架下,习近平主席持续推进各方加大绿色进步合作交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年来,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合作也获得了积极的进展。 近年来,成员国在政策对话、技术交流、信息共享、能力建设等方面广泛合作。中国倡议推进《上合组织成员国环保合作构想》《关于应付气候变化的声明》《关于加大可持续进步合作的倡议》等多项成就文件,为地区可持续进步提供政策基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成员国在防治土地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水资源保护与借助、清洗能源等范围拓展联合研究和技术交流,一批绿色、实用技术和解决方法为上合组织国家绿色进步提供了有效支撑。同时,着力搭建常识共享与能力建设平台,依托上合组织环保信息共享平台、中国—上合组织生态环保革新基地,每年举办培训、研讨、现场考察等活动,为成员国环境管理职员和技术专家提供了交流互鉴、提高能力的机会,一同提高地区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郭芳表示,作为上合组织的创始成员国和世界上最大的进步中国家,中国一直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紧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引导下,大家高度看重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进步总体布局,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优质进步道路。大家将以此次峰会为契机,与各成员国一道,进一步凝聚共识,拓宽合作范围,革新合作模式,夯实合作基础,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一同体、建设清洗漂亮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提问环节,郭芳第一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一同体”的理念怎么样在上合组织环保合作中体现与落实回答记者提问。郭芳表示,中国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哈萨克斯坦的札纳塔斯,中企承建的100兆瓦风电项目累计发电超13.7亿千瓦时,满足300万居民用电需要。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努库斯,两国科研职员拓展的“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试验项目使产量提升两倍以上,用水量和本钱显著降低。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当地首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在建设,建成后将大幅改变人居环境并提供绿色电力。这类项目成为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共谋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关于革新基地建设状况,郭芳表示,为落实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会议和环境部长会达成的共识,中方先期选取上海和山东青岛参与筹办,系统推进,初步达成了“三个一批”,即挖掘了一批先进技术,储备了一批环保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引进了一批研发机构,为地区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提供科技支撑。将来还将继续拓展环境政策对话与能力建设、搭建更多常识共享合作互联网、加大技术革新与示范应用合作、构筑绿色投筹资合作平台。 关于“全球南方”环保合作,郭芳表示,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合作为全球南南环境合作、健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好范式,可突出多边主义、高层引领、务实合作三个关键字。“上海精神”开创的结伴而不结盟、合作而不对抗的新型国家关系模式,为海量进步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进步路径,能够帮助团结引领全球南方,推进构建愈加公正适当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郭芳还就成员国间生态环保合作成就、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合作等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