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宏观政策精确调控,经济展示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上半年,在大规模设施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简称“两新”政策)的驱动下,消费与投资持续发力,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优质进步态势持续,展示出较强的韧劲和活力。
多位专家在同意《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GDP达成5%以上增长目的基本无虞,二季度增速或达5.3%左右。
“两新”政策发力
拉动消费和投资成效显著
2025年上半年,消费表现较为亮眼。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较去年全年3.5%的增速显著提高。其中,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持续显现,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产品零售额中,家电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产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53%、33%、30.5%、25.6%,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的消费表现充分说明了国内消费市场具备强大的韧性与潜力,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同比增长5.6%。”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同意《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消费市场正呈现“物质消费理性化、精神消费奢侈化”的结构性转型。一方面,过去几年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促进大家重新审视消费价值,传统消费出现“理性化”特点;
其次,以老铺黄金、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新消费品牌持续走热,反映买家对精神满足和情绪价值的追求。二者并存体现了消费从“物质需要”向“精神需要”升级的二元特点,推进体验类、悦己类消费需要显著增长。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剖析觉得,今年以来消费增长大幅好于预期,主要有四个方面缘由,包含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用途显著、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有所恢复、“五一”“端午”假期带动服务消费好转、“618”电子商务营销力度加强和居民对高质量生活需要增加,推进部分升级类产品维持较快增长。
同时,设施更新投资的带动用途同样突出,制造业投资达成较快增长。数据显示,前5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5%,增速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以下简称“全部投资”)4.8个百分点。前5个月设施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6%。
在政策驱动下,有关行业生产迅速增长。
5月份,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有关装置制造、锅炉及原动设施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8.6%、12.8%、11.8%。新能源汽车、平板电脑、电动自行车等换新类商品的产量分别增长31.7%、30.9%和20.5%。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两新”政策不只直接刺激了消费需要,还通过产业链传导效应带动了制造业投资与生产扩张。
在章俊看来,大规模设施更新政策的持续发力正为制造业投资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伴随稳步推进制造业高档化、自动化、绿色化进步,加快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新质生产力的进步也将继续带动制造业投资。
“短期扩内需政策以‘两新’政策为代表,与早期扩内需政策的内涵有所不同。”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为例,汽车、家用电器等耐用品愈加重视央地协同,中央承担的资金比率明显抬升;
除此之外,政府通过调降存量按揭利率等方法缓解居民现金流重压,间接支持消费,还通过加强对弱势群体补帮助度等方法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修复居民消费信心等。
值得关注的是,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不只拉动了消费与生产,还带动了企业效益的改变和市场预期的回升,为经济优质进步奠定了基础。前4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益同比增长1.4%,比前3个月加快0.6个百分点。
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比4月份回升0.5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升至扩张区间;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连续3个月维持在景气区间。
下半年经济形势
挑战与机会并存
受访专家觉得,下半年国内经济挑战与机会并存:一方面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出口拉动用途或减弱;
其次,消费内生动能仍需巩固,政策需进一步加码。
章俊表示,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可能在下半年逐步显现,“抢出口”效应减弱,出口对经济的拉动用途可能减弱。赵伟剖析称,下半年,主要宏观指标结构上或迎来“强弱转换”。随着“抢出口”与设施更新周期结束、“反内卷”政策加码,制造业可能承压。服务业投资和消费上半年已有改变。下半年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服务业修复有望适度对冲制造业重压。
尽管“两新”政策在上半年获得了显著效果,但消费内生动能仍有待巩固。章俊觉得,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消费增速显著高于政策未覆盖的范围,限额以上企业表现好于整体,除此之外,服务零售额增长中枢显著低于2025年,表明消费市场仍存在结构性弱点。
政策怎么样进一步加码?在扩大内需方面,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要努力达成全年5%的GDP增长目的还需多措并举,建议在下半年颁布更多拉动内需的政策,进一步扩大以旧换新政策的覆盖范围,并考虑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法来提振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
德意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熊奕表示,以旧换新政策在促进产品消费方面已获得阶段性成就,但考虑到耐用品置换周期,后续政策刺激效应或将渐渐趋缓。要进一步促进国内消费,还需提振就业与居民收入,扭转偏低的通胀预期。
在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支持方面,赵伟觉得,一方面,加强“两重”“两新”等代表范围投资力度,通过畅通资金来源、扩大资金用范围等提升资金效率;
其次,应针对弱势群体加强补贴力度及结构性减税,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修复居民消费信心等。中金公司研报显示,下半年,货币政策重点可能是进一步落实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年初决定的财政赤字额度仍有部分待释放,但新增政策或相机抉择。
受访专家常见觉得,虽然下半年将面临外部不确定性增加、消费内生动能不足等挑战,但通过扩大内需政策、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支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手段,中国经济有望继续维持稳中有进的进步态势,为“十四五”规划目的的达成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