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招标网首页 > 招标采购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十堰2025年度水、大方、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行策略

点击数:1228 发布时间:2025-06-09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十堰2025年度水、大方、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行策略

近日,十堰政府印发《十堰2025年度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行策略》、《十堰2025年度大方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行策略》、《十堰2025年度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行策略》。详细情况如下: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十堰2025年度水、大方、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行策略的公告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十堰2025年度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行策略》《十堰2025年度大方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行策略》《十堰2025年度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行策略》已经市政府赞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5年4月29日

十堰2025年度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行策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的要紧回信精神,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坚决守牢水环境安全底线,确保优质完成“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目的任务,依据国家、省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关需要,结合我市实质,拟定本策略。

1、水环境水平目的

2025年,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维持II类标准;
27个省控及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96.3%,44个市控及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III类水体比率达到93.18%以上;
18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100%;
完成省下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2、主要工作任务

(一)深入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1.严格落实环境准入需要。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环境准入需要,加大环评审批源头管理,严格实行“五个不招”,坚守环境准入三条“硬杠杠”。加大建设项目环评要点保障。全方位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总量减排省定目的。(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以下均需各县市区落实,不再单独列出)

2.加大入河(库)排污口排查整治。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和监督管理,持续拓展入河(库)排污口排查整治,基本完成401个长江入河排污口、523个丹江口库区入库排污口、180个部级重点流域(堵河、丹江、资金河)排污口的整治工作。(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3.拓展支沟分片包干排查整治。坚持管沟同改、水岸同治,健全“沟、岸、户”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全市189条重点支沟治理,组织拓展重点支沟水质监测,对已完成治理支沟的治理成效拓展“回头看”。(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生态环境局)

4.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弱点。加快推进污水管网站建设设改造,进一步健全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乡镇集镇建成区生活污水采集管网,修复改造存在功能性缺点和3、四级结构性缺点的市政污水管网,推行十堰城区泗河污水处置厂一期改造、泗河流域老化缺点主管网更新改造、犟河流域老化缺点主管网更新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茅箭区、郧阳区、竹山县、竹溪县乡镇生活污水管网新建延伸、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加快补齐污水处置能力缺口,加快推进郧阳区城关镇污水处置厂改扩建工程、房县第二污水处置厂与茅箭区、郧阳区、竹山县乡镇生活污水处置设施提标改造、设施更新项目建设,谋划推进西部污水处置厂提标、龙洞沟污水处置厂二期、泗河污水处置厂三期项目。(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5.加强工业园区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验收销号,通过省级认定的郧西、竹山、竹溪省级园区在2025年6月底前完成整治,2025年12月底前完成验收销号。拓展工业园区及化工企业水污染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拓展问题全方位排查整治,准时消除环境风险隐患,提高工业园区及化工企业水污染防治水平。(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经信局)

6.巩固提高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拓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检查专项行动,加强问题整治力度,确保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100%。完成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情况年度评估工作。持续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2025年全市“百吨千人”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率达100%。推进城区黄龙水库、马家河水库、茅塔河水库等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和应对防护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7.加大船舶港口污染防治。严格实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严格源头管控,推进现有船舶改造升级。加快建设绿色智能船舶试点和绿色智能船舶建造维保基地。推进港区防污染设施配备、正常运转和“船E行”系统有效运行,力争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率100%。(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8.深化工业企业总磷等污染物排放控制。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规范,加大工业企业执法监管,对直排、偷排、恶意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零容忍”。对重点行业企业,有效控制总磷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督促指导工业企业优化升级污水治理设施,强化运行管理,提升污水处置能力和效率。(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二)深入推进流域水质提高攻坚行动

9.全力攻坚提高重点流域水质。以水生态环境水平不降低为底线,对标“十四五”及年度考核目的,推进风险断面水质攻坚,落实断面手段清单,动态优化推进整治。对纳入攻坚的重点断面,进一步打造健全重点污染源清单,推进推行污染减排和治理修复项目。(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10.持续推进重点流域水质巩固提高。以12条入库支流为重点,加大总氮总磷控制,重点整治神定河、泗河、浪河等水质不稳定达标河段,大大降低污染负荷。以7个总磷控制类优先控制单元为重点,着力推进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环库污水处置厂提标扩能、岸线整治修复。重点聚焦丹江口水库、神定河、犟河、泗河、马栏河、天河、竹溪河等,推进水质巩固提高。(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

(三)深入推进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

11.加大库区消落区综合治理。联合水库管理单位,拓展丹江口库区170米高程沿线物理隔离工作,探索打造库周生态防护带、物理隔离实验段。加快推进丹江口水库消落区水生态治理工程。(责任单位:市水利和湖泊局)

12.加大水土维持工作。综合采取坡改梯及配套坡面水系工程、溪沟和塘堰整治等手段,控制水土流失。抓好水土流失源头防控,持续推进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治理提质增效和生态清洗小流域建设,达成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降低”。(责任单位:市水利和湖泊局)

13.加大河湖水域岸线管制。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印发丹江口水库岸线保护与借助规划的公告》,拓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查处非法侵占河湖水域、违法借助占用河湖岸线、非法取水等违法行为。抓好禁采区、禁采期非法采砂行为专项整治,强化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切实维护河湖管理秩序。(责任单位:市水利和湖泊局)

14.强化自然湿地修复和恢复。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在要紧湿地通过水生植被恢复、候鸟栖息地保护、有害生物监测防控等手段,增强湿地生态功能。加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湿地的保护,维护自然湿地生态功能。(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15.持续拓展林地保护行动。加大林地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林草地综合监测,严格落实林地、湿地作用与功效管制,推进全市国土绿化水平提高行动。(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16.强化漂亮河湖示范引领。推广效果好、可持续、能复制的漂亮河湖保护与建设好经验容易做法。健全漂亮河湖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推进河湖生态环境治理改变。聚力漂亮河湖保护与建设试点示范项目谋划推行,全力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以丹江口水库、剑河等漂亮河湖保护与建设为示范,重点聚焦19条河流、4个水库漂亮河湖建设清单,全方位铺开漂亮河湖建设工作。
2025年力争创成漂亮河湖1个。(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四)不断提高流域水资源保障水平

17.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规范。积极推进张湾区再生水借助项现在期工作。拓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取水行为。发挥京堰节水爱水护水志愿服务网盟纽带用途,深入拓展守水护水主题宣传活动。(责任单位:市水利和湖泊局)

18.加大生态流量保障监督。核定全市2025年水工程生态基流重点监管名录和泄放标准,加大线上线下监管和问题处置。统筹做好河湖生态流量监测、调度与管理,完善河湖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机制,确保水电站落实生态流量达标率在90%以上。严格贯彻落实《十堰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方法》,拓展绿色小水电示范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市水利和湖泊局)

(五)坚决守住流域水环境安全底线

19.推进水环境督查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对照任务清单和整改手段、整改时限,加大调度和销号管理,推进落实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25项任务,加快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保护协同监督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切实加大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和湖泊局)

20.强化工业企业风险防范。指导企业合理布设生产设施,强化工业企业应对导流槽、事故调蓄池、应对闸坝等预防性设施建设。强化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防范,推行技术、工艺、设施等生态化、循环化改造,加大化工园区初期雨水采集、污水管网维护,不断提升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规范化管理。(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经信局、市应对管理局)

21.提高环境风险预警处置能力。拓面升级“1336”水质安全监测体系,进一步拓展各项生态环境数据的归集,达成涵盖水、气、土、声、生态、污染源等要点。严格落实12条主要入库河流环境应对“一河一策一图”,持续拓展生态环境范围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推进跨流域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建设,不断增强应付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22.提高环境监测能力。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织密一张网”建设,推进地表水监测互联网延伸。督促重点管理排污单位做好自行监测工作,压实企业按证监测自证守法的主体责任。维持严厉打击监测数据造假和人为干扰监测站点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强对人为干扰监测站点行为的查处和惩戒力度。(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23.强化危化品运输风险管控。强化危化品和危险废物运输风险监管,保障库区水环境安全。提高库区公路安全水平,推行国省道安防设施精细化提高、临库公路安防设施提档升级、病危隧道加固等工程。(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

(六)切实加大协同管理

24.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进一步推进河湖长制走深走实。落实好《湖北河湖长制工作规定》等规范,完善河湖长动态补位机制,强化河湖长及其联系部门职责,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巡河履职。推进“河湖长+警长”“河湖长+检察长”机制落实见效。坚持示范引领,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责任单位:市水利和湖泊局)

25.强化联动协作机制。强化片区和流域联防联控、水资源调度管理协调,统筹水质和水量监督管理,加大跨地区水污染纠纷处置。加大同周围城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企业的信息共享、风险共防,逐步健全流域水生态环境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协作保护治理的工作机制。健全市级联席会议规范,严格落实《关于打造十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维持联席会议规范的公告》,加大部门联动。(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和湖泊局)

26.落实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现有国控、省控水质监测断面设置优化调整,继续拓展流域横向生态考核补偿,推进水环境水平精细化管理。履行与神农架、襄阳签订的跨市流域横向补偿协议。积极探索排污权买卖。(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

3、保障手段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和“管进步需要管环保、管生产需要管环保、管行业需要管环保”需要,强化底线思维,加大组织领导,细化任务手段,形成攻坚合力。强化调度督办,对水环境水平持续恶化的地方实行预警提醒、督办约谈、专项督查等手段,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十堰2025年度大方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行策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的要紧回信精神,持续改变环境空风韵量,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标志性战役,确保优质完成“十四五”大方污染防治目的任务,现结合我市实质,拟定本策略。

1、大方环境水平目的

2025年,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空风韵量优良天数比率高于93.5%,完成省下达的重污染天气和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总量减排任务。

2、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进步

1.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决控制“两高中一年级低”项目落地,涉及产能置换的项目,被置换产能及其配套设施关停后,新建项目方可投产。
2025年,完成榕峰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启动华新水泥(郧县)、华新水泥(房县)、竹溪瑞城水泥3家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

2.推进能源结构清洗低碳进步。扩大绿色清洗能源消费,推行煤炭集中清洗高效借助,加强散煤替代力度,推进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综合整治,推行工业炉窑清洗能源替代,切实提高能源低碳高效借助水平。指导督促京能热电用含硫量低于0.9%的燃煤,加快推进丹江口弘源碳化硅冶炼环保升级及尾气发电借助项目。推进2蒸吨/小时及以下小型生物质锅炉整理淘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

3.推进交通结构绿色运输体系建设。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加大铁路专用线和联运转运衔接设施建设,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提升新能源汽车比率,严控机动车辆尾气排放,深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管控,强化油品及油气收购监管,切实提高交通运输清洗化水平。京能热电2025年增加建设厂内煤场,停用厂外临时燃煤堆场,80%煤炭运输用铁路专线。加大柴油货车尾气排放执法力度,严格落实《十堰中心城区部分道路高排放机动车辆禁(限)行管理的通告》和城市中心划定地区大货车限时禁止通行手段,加强对人民路和朝阳路柴油货车闯禁行的管控力度,加强过境货车分流绕行管控力度,依法依规查处违反通行管理规定行为。加快玄岳大道(丹江段)建设进度,在浙江路增加玄岳大道出入口,引导过境柴油货车绕行主城区,避开进步大道(浙江路口)至东环路(白浪东路)段。加快推进丹江口市陈家港铁水公空联运基地工程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

4.推进重点涉气项目源头治理。推进水泥、钢铁、工业涂装、餐饮油烟等行业深度治理,全年推行不少于350个涉气项目,以工程手段带动项目减排。全年累计争取中央大方污染防治资金不少于6000万元。(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执法委)

(二)拓展重点范围专项整治

5.拓展锅炉炉窑专项整治。全市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不再新建除集中供暖外的燃煤锅炉,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不再新建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其他地区不再新建2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
2025年,全市基本淘汰1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中心城区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全域推进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深度改造,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控制在30毫克/立方米以内。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经开区重点地区3公里内2蒸吨以上燃气锅炉完成低氮燃烧深度改造。(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

6.拓展VOCs专项整治。拓展汽车维修企业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夏防期抽查涉及喷涂汽车维修企业比率高于60%,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经开区等重点地区3公里内全覆盖。强化涉活性炭VOCs处置工艺治理。深入拓展汽车涂装浅易低效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清理整治,对朝阳中路、浙江路、车城路汽修行业组织拓展浅易单一挥发性有机物处置工艺专项整治,推广先进VOCs治理工艺,全方位提高VOCs治理水平。(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7.加大油气收购监管。突出油气收购监管,持续拓展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油气收购装置检查,降低油气逸散。从严打击黑加油站点、流动加油车。严格实行汽柴油水平标准,对全市加油站销售的油品进行监督抽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对全市流通环节油库、加油站油品水平拓展双随机抽检。对柴油货车拓展油箱内油品抽验,每季度抽验车用燃油不少于50批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

8.拓展“铸造行业强化执法”回头看。推进全市84家铸造企业全过程环保管理,严格实行《铸造工业大方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6-2025),对24家存在问题的铸造企业拓展“回头看”,不可以稳定达标排放的,限时完成设施升级改造,不拥有改造条件及改造后仍不可以达标的,依法依规进行淘汰。(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9.拓展散煤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县市区建成区内售卖散煤行为。严格散煤加工、储运、销售、用环节监管,取消禁燃区内散煤销售网点,禁止销售、用原煤等高污染燃料。采暖季期间拓展2批次煤质专项抽检,对已确定的清洗煤提供点每月拓展煤质抽检,对抽检发现经营不合格散煤行为的,依法处罚。加大郧阳区金沙路及周围居民燃烧生物质和散煤做饭取暖问题重点排查管控。(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

(三)强化平时监管

10.强化移动源平时监管。加大道路交通管控和疏导,确保道路畅通。完成省级下达的年度老二手车辆淘汰任务。生态环境、公安交管部门加强联合路检路查力度,拓展柴油货车用车大户入户检查。全方位推行柴油货车等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I/M)规范,严格查处机动车辆排放检验与维护(修理)等机构污染控制装置造假、屏蔽OBD功能、尾气排放不达标、不依法公开环保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闭环率高于90%。严格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环境管理,继续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编码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货车)排气污染物监督抽测,加大监督执法。继续推进重点用车大户企业门禁系统建设和联网。落实重污染天气移动源应对管控手段。(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

11.强化重点企业非现场监管。继续加大用电监控系统平台的建设,2025年9月底前,推进全市94个重点行业涉气企业安装在线监测、用电监控、震动报警、视频监控等至少1种非现场监管设施,并与市水质安全保障中心系统平台联网。(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12.强化秸秆综合借助和禁烧管控。采取巡飞巡查、通报和约谈督办等方法,强化夏、秋冬季节重点时段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夯实市、县、镇、村四级网格管理主体责任。加大秸秆综合借助,2025年秸秆综合借助率高于95%。(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

13.强化餐饮油烟综合治理。拓展夏秋天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专项整治,2025年6月底前茅箭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完成滨河新村、铁二处周围无油烟净化设施餐饮单位和家属楼集中采集治理设施的安装。加大郧阳区金沙路站点周围流动餐饮摊贩营运管理,引导加装油烟净化装置并对餐车进行封闭,规范提高经营环境。(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委)

14.强化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扩大禁鞭地区范围,丹江口市政府负责增加六里坪镇、郧阳区政府负责增加茶店镇至高铁十堰东站地区为禁止燃放地区。加大烟花爆竹的生产、存储、运输、销售全链条监管执法,突出烟花爆竹禁限放宣传教育,加大元旦、新年、元宵节等重点时段巡查执法,对在“禁燃区”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体,做好燃放烟花爆竹燃放的宣传、教育。(责任单位:市应对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

15.深入拓展扬尘污染整治。持续拓展“净尘”行动,推进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拓展污染源专项管控。住新、资建部门负责拓展房子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含商砼企业、商砼汽车);
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拓展工业范围扬尘污染专项整治;
公安交管部门负责拓展建筑物料运输汽车专项整治;
城管部门负责拓展渣土工地、建筑垃圾处置(堆放)企业(含渣土、建筑垃圾运输汽车)扬尘专项整治和道路保洁扬尘专项整治。正常的状态加大工地、道路扬尘污染治理管控,督促落实“8个100%”需要,提升道路洒水降尘频次,推进吸尘式机械化湿式清扫作业,市城区达到80%,县城达到70%。排查打造城市裸露地块清单,采取绿化、硬化等手段准时整治扬尘。(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城管执法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

(四)强化统筹机制建设

16.精细管控重点范围和点位。城区四区拟定大方环境监测点位“一点一策”排查工作策略。以国控站点为中心,依据不同源项的污染扩散特点明确重点管控范围,对重点地区进行全方位梳理,摸清1公里内的餐饮、汽车维修、加油站等生活面源,3公里范围内的扬尘源、移动源、工业源,5公里(以上)的重点排污单位与其他排放量大、污染突出的高架源,并形成污染源分布图和问题整改清单,倒排工期,强力推进整改落实。各县市区要打造数据值守机制,每天由专人对空风韵量数据和企业在线排放数据进行盯办、督办。对数据异常的冒泡点位,严格落实2小时报告规范,对长期出现冒泡的省控站点参照国控站点拓展专项剖析,形成精细化污染源分布图。(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17.健全城区乡镇(街道)空风韵量月度评估机制。持续推行城区20个乡镇(街道)空风韵量月度评估,逐步探索将郧阳区茶店镇、杨溪铺镇、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武当山特区等地区纳入评估范围,落实奖优罚劣手段。(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五)拓展重污染天气应付行动

18.依法依规拓展重污染天气应付。根据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的原则,推进各县市区研究修订重污染天气应对预案,健全责任体系,明确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责任单位:市重污染天气应对指挥部成员单位)

19.推行清单化管理。推进各县市区健全应对减排清单,明确减排手段,确保可操作、可监测、可核查。依法查处污染天气管控期间未按需要落实管控清单需要的行为。(责任单位:市重污染天气应对指挥部成员单位)

20.推行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深入拓展“创A升B减C清D”活动,提高重点行营业额效分级B级及以上和引领性企业占比,2025年争创4家以上环保绩效B级企业,每一个县市区完成不少于1家B级企业的创建,督促指导榕峰钢铁创环保绩效A级企业,督促现有些D级企业晋升C级,聚焦重点涉气企业,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排放大户率先升级。(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21.强化重点企业应对减排。秋冬季节大方污染防治攻坚期间,督促热电、水泥、钢铁、垃圾焚烧发电等排放大户使用错峰生产、减少产能等手段降低排放。重污染天气应付期间,严格根据污染形势变化和重污染天气应对指挥部需要,落实停炉或压减生产负荷等减排手段。(责任单位:市重污染天气应对指挥部成员单位)

3、保障手段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和“管进步需要管环保、管生产需要管环保、管行业需要管环保”需要,加大组织领导,健全环境空风韵量剖析会商联席会议规范,形成攻坚合力。坚持问题导向,拓展正常的状态环境监管和专项督查,形成严厉打击大方污染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持续拓展大方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动态调度,对环境空风韵量指标数据突变的站点,准时查找问题做好应付。对工作滞后、手段不力的地方和部门综合运用约谈、驻点督办和环评限批等手段,确保完成年度各项目的任务。

十堰2025年度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行策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的要紧回信精神,持续深入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优质完成“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目的任务,结合我市实质,拟定本策略。

1、工作目的

2025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借助率达到93%,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借助得到有效保障,地下水环境水平总体维持稳定。丹江口水库周围31个乡镇下辖行政村全部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5%。

2、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大土壤污染源头防控

1.加大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快推进耕地土壤环境水平类别划分动态调整,细化并落实分类管理手段。(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以下均需各县市区落实,不再单独列出)配合省级对竹山县、竹溪县完成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加快推进郧西县、竹溪县历史遗留废弃矿渣源头治理项目。(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2.严格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借助。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需要纳入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合理确定土地作用与功效。对作用与功效拟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将土壤污染情况调查报告或修复效果评估报告等作为审察要件,确保供地符合土壤环境水平需要。(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

3.持续推进高风险地块重点管控。对关闭搬迁的化工、医药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表面处置及热处置加工业等重点行业企业腾退地块加大监管,打造优先监管地块清单,基本完成土壤污染管控。防范重点行业企业拆除活动污染土壤。(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经信局)

4.强化重点单位环境管理。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督促其根据排污许可规定和标准规范落实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整改、自行监测等需要。鼓励企业积极推进防腐防渗改造、存储转运密闭化、管道输送可视化等绿色化改造。(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二)推进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

5.全方位落实地下水分区管控手段。根据《十堰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策略(试行)》,落实地下水环境分区管控手段。(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6.持续推进地下水污染情况调查评估和修复治理。根据国家、省总体安排拓展地下水污染情况调查评价。加快推行竹山县、郧西县硫铁矿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项目。(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三)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7.推行整县推进漂亮乡村建设行动。根据《漂亮乡村建设推行策略》(环土壤〔2025〕5号)总体安排,全方位启动整县推进漂亮乡村建设行动,探索各美其美的建设模式和路径。(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

8.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行动。加大农村卫生间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健全卫生间管护机制。因地制宜选择资源化借助、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厂、相对集中式或集中式处置等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新增150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库周31个乡镇下辖行政村全方位完成治理。进一步健全县(市、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置设施建管机制,正常的状态排查整改非正常运行设施,推进老旧设施更新改造,推进各县(市、区)拟定设施报停退出管理方法。动态排查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全方位完成郧阳区2条省级监管水体治理任务。(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9.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根据“户分类、组保洁、村采集、镇转运、县处置”模式,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活垃圾采集转运设施建设,规范村级采集点,健全乡镇中转站。推广垃圾“两类四分法”,推行厨余(易腐)垃圾就地分类减量、资源化借助,新增150个垃圾分类达标村。推进收运处置专业化、市场化,健全以乡镇为主体、村庄具体负责的正常的状态保洁机制。(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10.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积极推广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示范推广生物防治、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生产技术。加大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引导,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借助,促进养殖规模与资源环境相匹配,协同推进畜禽养殖臭气治理,畜禽粪污综合借助率达80%以上。全方位推进设施渔业尾水治理达标。加大农膜科学用处置和秸秆综合借助,秸秆综合借助率达95%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

(四)深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

11.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依据省、市建设策略拓展“无废城市”建设终期评估,全方位完成建设指标、任务。(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经信局、市城管执法委、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

12.强化危险废物监管。根据《湖北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借助处置能力改革三年攻坚推行策略(2025—2025年)》,完成我市2025年度任务。(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执法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应对管理局、市卫健委)深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有序推进危险废物重点单位“五即”规范化建设。(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严控危废填埋量占比上升幅度,降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量,加大综合借助能力建设。(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城管执法委、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13.加大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已闭尾矿库安全巡护责任,防范解决安全生产风险,在安全行政许可上严格把关,确保全市尾矿库总量“只减不增”,从源头管控安全风险总量。完成全市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实行分类分级精确管控。持续推进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应对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14.强化涉重金属企业监管。严控“两高”和生产工艺落后淘汰的涉重金属项目落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落实重金属等量替代规范。加大现有涉重金属企业管理。(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经信局)

15.强化固体废物监管。强化电子拆解等循环产业固废监管,重点加大房县2家用电器子拆解企业固废监管和关联借助企业监管。持续推进十堰10万吨以上典型大宗工业固废合法堆存场合和非合法堆存场合排查。
5月底前完成全市2025年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市农业农村局、市邮政管理局)

16.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拓展涉新污染物企业联合执法检查,加大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企业监管,落实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需要。落实省、市新污染物治理策略需要。(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

3、保障手段

各县(市、区)政府要全方位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属地责任,结合当地实质进一步明确目的、细化任务,探索多样化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保障,有力推进、抓好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各自负责范围的监督指导,牵头单位要加大与责任单位联动配合,根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有力有效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实。采取“四不两直”等方法当令组织对重点任务工作进展和效果进行督办调查,对发现的问题以适合方法进行反馈,指导督促整改提高。对基层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

中国国际招标网国内最大的企业招标采购平台,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招标采购,招标公告,工程招标,招标代理,招标公司,招标信息,政府招标、采购、拟在建项目信息及网上招标采购等服务。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国际招标网(https://www.zzkrr.com/)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

中国国际招标网(https://www.zzkrr.com/)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